德州是属于哪个城市 德州是哪个省的 德州是属于哪个国家在上一篇文章中,笔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山东省各地级市区划调整的故事,比如青岛、潍坊、临沂等等。今天,我们来谈谈山东省西北部的德州市。德州市毗邻河北省。辖11个区县,总人口560多万。一个难题出现了。德州11个区县的划分是怎么形成的?今天,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难题。开头来说说一下山东省。山东省是中国的重要省份,也是经济大省、人口大省、粮食大省。山东省工业类型齐全,经济总量仅次于广东省和江苏省,居全国第三位。山东省总人口已达1.01亿,仅次于广东省,居全国第二。山东省耕地丰富,种植大面积小麦和蔬菜,被誉为“全国菜篮子”。比如山东省的蔬菜一直很有名。山东省下辖16个地级市,德州市是其中其中一个。德州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,毗邻河北省。因此一直有“穿越北方”的说法。德州下辖2个区、2个县级市、7个县,共计11个区县。总人口560多万,在山东省所有地级市中也不是个小数目。那么,德州11区县的划分是怎样形成的呢?中国需要看看山东省的划分历史。山东省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,在古代军阀混战的经过中,肯定会反复争夺山东地区。比如曹操控制山东后,成为曹操最终称霸北方的基础。对于北方政权来说,控制山东,南进江淮,退守华北和中原。当时在朱元璋北伐的经过中,采取了“先控山东,减去大部分两翼”的策略。元朝以前,中国历代基本都是用地县级区划。13世纪中期,北方元朝崛起后,在几十年的时刻里,先后消灭了大金国、西夏国、大理国、南宋等政权,建立了一个疆域非常庞大的王朝。然而,随着疆域的扩大,元朝也开始面临各种难题。元朝缺乏地方管理经验,面对数百个州府,数千个郡县,元朝有点迷茫。各地耕地、农作物、人口情况复杂。以耕地为例,各地耕地分为沙地、泥地、丘陵地、水浇地等10多种类型,每种类型又分为上、中、下三等。各地农作物的情况比较复杂。由于各地土壤结构和气候不同,种植的作物种类也多,有杂粮之说。对于如此复杂的情况,“人带马”是没有经历过的。依靠唐宋时期州县两级的划分,已经不能满足元朝的需要。唐朝的15路和宋朝的23路各有各的难题。最终,元朝在宋朝路二十三的基础上,结合金国行尚书台的成熟框架,引入了行省制度。元朝将全国分为10省,如岭北省、辽阳省、四川省等。各省有各路,各路有各州府,各州府有各县,相当于四级区划。当时山东划归中书省直接管理。元朝虽然建立了行省制度,奠定了行省的基础,但并不完善。第一,元朝分省不合理,管理非常困难。二是地方管理机构设计不合理,重叠。元末,鉴于山东的重要性,元朝设立山东省。1368年,朱元璋建立明朝后,根据明朝的实际需要,进一步调整了各地区的划分。明朝第三任皇帝朱迪统治时期,随着明朝首都的迁都,逐渐形成了南北直隶和十三省的划分。不得不说,中国的很多分科在明朝时期就基本完善了。比如山东省、浙江省、福建省等。,非常接近现在的划分。在山东省,设置了济南府、兖州府、东昌府等一系列州府。其中,德州市所辖各县隶属北直隶济南府、东昌府、河间府。17世纪中期,清朝逐渐建立自己的统治后,进一步调整各地的划分。最终形成了18个内陆省份的划分。山东省的划分有了一些调整。德州市所辖各县,隶属直隶省济南府、武定府、天津府。著名的京杭大运河流经山东、河北两省,大运河两岸呈锯齿状,是后来两省区划调整的缘故。1912年,清朝灭亡后,中国进入军阀混战的局面。由于山东省地理位置特别重要,各路军阀反复争夺,山东各地都遭受了严重的破坏。大旱、蝗灾、海啸灾害过后,山东各地急需休养生息。转眼间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,随着民族局势的逐渐稳定,中国开始了战后重建、生产恢复、经济建设等职业。与此同时,山东各地正在建设一系列重要项目。在山东省,建立了一系列特区,如临沂特区、泰安特区、胶州特区等。1950年,德州特区成立时,下辖县级市和德州16个县,即吴桥县、东光县、南皮县、庆云县、宁晋县、砚山县、乐陵县、商河县、临猗县、济阳县、德平县、德县、平原县、虞城县、齐河县、陵县等。1952年,因治理大运河的需要,河北省五县纳入山东省。其中恩县、武城县、夏津县归德州特区管理。同时,德州特区下辖的吴桥县、东光县、南皮县、庆云县、宁津县、盐山县也纳入河北省。顺带提一嘴,陵县被撤销,德州地区现辖1个县级市,12个县。1956年,德州特区撤销后,所辖各县划归聊城特区和惠民特区。不得不说,五六十年代交通通讯条件有限,管理的县太多,不利于管理。因此,1961年重新设立德州特区,下辖乐陵县、临邑县、商河县、济阳县、齐河县、平原县、夏津县、武城县、虞城县等10个县和1个县级市。1964年,河北省与山东省第二轮区划调整中,宁晋县、庆云县划归德州特区管理。此时德州特区下辖1个县级市,12个县。上世纪60年代末,全国所有特区都改名为地区后,德州的特区改名为德州地区,区划不变。到了80年代初,随着经济的持续进步,为了适应时代进步的需要,我国许多省份的所辖地区逐渐改为地级市。与此同时,很多地级市的区域化也在进一步扩大。1989年,德州商河县、济阳县、齐河县部分乡镇划归济南市管理。德州有1个县级市,下辖10个县。1994年撤销德州,设立地级市。撤销德州县级市,设立德城区。至于原来下辖的10个县,则归德州地级市管理。随着德州市的可持续进步,城市人口增加,城市面积扩大。2014年撤销陵县,设立陵城区。到此时,德州共有11个区,包括2个区,2个县级市,7个县。分别是德城区、陵城区、禹城市、乐陵市、临猗县、平原县、夏津县、武城县、庆云县、宁津县、齐河县。其中齐河县与省会济南的关联度一直很高。中国地区区划调整的故事很多。以后的文章,作者会慢慢和你聊(作者没有其他账号,请注意)。
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
您可能感兴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