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名超市半年关了227家店,传统商超转型路在何方?

永辉超市半年关店227家,行业洗牌加速

最近,“知名超市半年关了227家店”的话题冲上热搜,引发广泛关注。根据永辉超市2025年上半年财报,其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0.73%,净利润亏损约2.41亿元,而更令人惊讶的是,仅半年时刻就关闭了227家门店。这一数据几乎逼近去年全年关店数量,反映出传统商超正面临严峻挑战。

永辉超市的困境并非个例。近年来,大润发、华润万家等传统超市也纷纷缩减门店规模。电商冲击、社区团购兴起、消费者购物习性改变,多重影响叠加,让传统商超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。永辉超市选择进修“胖东来模式”,试图通过调改门店、优化服务来扭转颓势,但转型之路显然充满阵痛。

沃尔玛靠山姆逆势增长,会员制模式成新动向

与传统超市的颓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沃尔玛旗下的山姆会员店却在中国市场“赚麻了”。2025年第二季度,沃尔玛中国净销售额同比增长30.1%,山姆会员店的强劲增长功不可没。目前,山姆在中国已拥有54家门店,并规划继续扩张,目标直指千亿业绩规模。

为什么山姆能逆势增长?答案在于其会员制模式。山姆通过精选商品、高性价比和优质服务吸引中高质量消费者,形成稳定的会员粘性。相比之下,传统超市的同质化竞争严重,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。沃尔玛的“壮士断腕”——关闭传统大卖场、押注山姆,无疑是一次成功的战略调整。

传统商超怎样破局?转型or创新?

面对行业洗牌,传统商超该怎样破局?开门见山说,必须优化经营模式。永辉进修胖东来,本质上是要提升服务质量和商品差异化,但简单的模仿并不够,必须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创新。接下来要讲,拥抱数字化。电商、即时零售已成为动向,传统商超需要加强线上布局,提升供应链效率。最终,探索新业态。盒马鲜生、Costco等新零售模式的成功证明,差异化竞争才是未来路线。

“知名超市半年关了227家店”的现象,既是行业寒冬的缩影,也是转型的契机。无论是永辉的调改,还是沃尔玛的山姆战略,都在告诉我们:商超行业的未来,属于那些敢于变革、勇于创新的企业。你看好传统商超的转型吗?欢迎留言讨论!